新華社杭州8月16日電題:黃金岸線崛起“美麗經濟”——南太湖十年生態建設站上“發展風口”
新華社記者何玲玲、李亞彪、岳德亮
英華照相館、大西洋酒店、鳳祥銀樓……幾個月前的一片舊廠房,如今已經被圓拱窗、高聳尖塔、青磚灰墻等帶有民國風格的建筑群所取代,兩個劇組正在拍攝取景。拉風傳媒董事長陳美麟每個月總要專門來幾趟,這里寄托了他影響全國,甚至影響亞洲的影視夢想。
總投資達80億元的湖州影視城項目,只是近年來南太湖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一個縮影。過去十年來南太湖沿岸堅持生態優先、產城融合、一體建設開發,一條綠色的黃金岸線正在崛起。
生態守護十年堅持 “逃走”的白鷺重現南太湖
浙江省境內的太湖有65公里岸線。走在太湖沿岸景觀道上,一側是煙波浩渺的太湖,一側是滿目清新的綠化帶和掩映在竹林中的村莊。
“十年來南太湖高起點規劃,堅持生態優先。在保護好生態的基礎上追求經濟發展,才能實現保護和開發雙贏?!焙菔形瘯涺脰|耀說。
從高速公路下到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,路兩側栽滿綠植,極少有地塊在動工。度假區管委會主任葛偉說,“我們堅持生態優先,沒有好的項目寧可先‘留白’?!?/span>
在南太湖,長興縣擁有的岸線最長?!疤吘烤惯m合哪些產業?如果沒有畫好藍圖,寧愿等一等,但是可以先做好保護的文章?!遍L興縣政府辦副主任施建國說。
十年生態守護帶來了巨變。小梅港匯進太湖的入口處,不時有白鷺在湖面飛翔。當地退休干部李東民說,白鷺對環境的要求極高。這里曾經鳥類絕跡;現在白鷺重新飛回,是環境改善的最有力證明。
深蹲是為了更高起跳 金山銀山“成色”更光亮
“深蹲,是為了更高的起跳!”
正在工地上忙得滿頭大汗的陳美麟說,這里湖水清、竹林美、河港多,適合拍戲?!盃幦∶磕晡?5-20個劇組,去年公司繳稅800多萬元,今年可以繳稅5000萬元以上,明年稅收將達2億元?!?/span>
沿著濱湖大道來到吳興區,一個現代物流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正在這里崛起,精星物流、朗奧自動化、東風風神物流、華為云產業園等項目紛紛落戶。
湖州市發改委社會發展處處長任啟北說,健康產業、影視產業、婚慶產業,高新技術產業扎堆南太湖,都是十年磨一劍的結果。
“我們獲得這些發展機會,都得益于南太湖優良的發展環境?!备饌フf,今天這條黃金岸線上崛起的都是美麗經濟,“金山銀山”的“成色”更亮。
據統計,僅在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,過去十年間,財政收入增長30倍,全區經濟構成中主要為三產,一、二產占比已很小。
臉上滿滿“滿足感” 守山護水成習慣
在太湖邊長大的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副主任沈建軍說,小時候感覺太湖距離家很遠,晚上很黑?!艾F在才真正感覺到自己生活在太湖邊,這里很美、很通透,晚上流光溢彩?!?/span>
“介紹自己的家鄉時,我們都很有底氣地說,‘湖州地處太湖南岸’?!倍辔划數厝罕娬f。
小梅村就在南太湖岸邊,村民過去吃住在水中,基本上是從事傳統漁業捕撈的漁民。村黨支部書記沈佰冬說,自2007年實施漁民上岸工程,全村人陸續上岸,梅東花園小區就住著600多戶。
“不少上岸漁民,還被政府推薦、安排到物流裝備園區、服裝生產加工等三產、二產中去了。在我們鎮,對上岸漁民轉業轉產的扶持政策非常多?!眳桥d區織里鎮副鎮長陳波說。
在長興縣夾浦鎮的盛發公司,董事長楊文龍說,他常常帶著員工,到距企業僅有1公里的太湖邊撿垃圾,這已成為全公司上下的習慣?!艾F在沿岸的政府干部和企業,都意識到了太湖生態的價值?!?/span>
編輯:陳毅華